“參觀了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,一會想去看看《偉大轉折》劇目……”近日,來自云南省昆明市的游客李某在遵義會議會址旁的紅色文化展陳點,對照紅色印跡地圖規(guī)劃接下來的行程。
為讓廉潔文化融入基層、走進群眾,遵義市紅花崗區(qū)紀委監(jiān)委充分挖掘本地豐富紅色文化資源,按照“連點成線,以線帶面”的建設思路,在遵義會議會址周邊打造廉潔文化“打卡點”,形成以遵義會議會址為核心的“30分鐘廉潔文化圈”,并繪制成紅色印跡地圖。
“打卡點”除了遵義會議會址、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等革命遺址外,還充分利用背街小巷的空白墻壁,將廉潔元素融入其中,打造主題鮮明的文化長廊。
在緊鄰遵義會議會址的百年老街楊柳街上,修繕的紅廉文化長廊,通過長征故事墻、黨史文化墻等內容展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;在與會址一墻之隔的大仕閣巷,打造的最美奮斗者主題文化長廊,通過展示紅軍烈士龍思泉等人物故事,激勵人們從中汲取奮斗力量和勇氣;在人流集中的玉屏巷上,鐵人王進喜、老紅軍李光等先進典范的廉潔小故事隨處可讀,曾經普通的“陋巷”搖身變成如今省己修身的“廉巷”。
“我們將先賢故事、廉言警句、家風家訓等清廉元素融入城市景觀建設,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廉潔文化熏陶。”紅花崗區(qū)紀委監(jiān)委有關負責人介紹,截至7月底,全區(qū)打造廉潔文化示范點13個,輻射周邊群眾3萬余人。
立足地域文化特色,紅花崗區(qū)還通過組建紅廉文化宣講隊,常態(tài)化開展清廉家風故事宣講、清廉文藝匯演等系列文化活動,讓廉潔文化融入群眾日常生活;編寫紅廉人物故事讀本,拍攝廉潔文化系列短視頻,從開展活動到創(chuàng)作作品,從線上到線下,多元化建好用好紅廉文化品牌。
(遵義市紀委監(jiān)委)